《蜀道难》,千古绝唱,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其诗篇以蜀道之险峻、山川之壮丽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诗篇全文如下:
嗟乎!蜀道之险,高哉危乎!蚕丛与鱼凫,开国之际,茫然若失,自那时起,历经四万八千年,秦地与蜀地人烟隔绝。
西望太白,鸿毛可骑,鲸渡沧海,地裂山崩,勇士捐躯,天梯石栈,相互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巅,下有激流回旋之川。
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青泥小道,盘旋百折,萦绕山岩,扪参历井,仰首长叹,抚膺而坐,长声叹息。
问君何时归?畏途巉岩,难以攀爬,但见悲鸟啼古木,雄雌相随,绕林盘旋,子规夜月,啼鸣空山,愁绪难言。
蜀道之险,难于上青天,闻者无不失色,连绵群山,直插云霄,高不可攀,枯松倒挂,倚绝壁而立,飞瀑流泉,争相喧嚣,砯崖转石,万壑雷鸣。
如此险峻之地,何人远道而来?剑阁峥嵘,崔嵬雄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若非亲人守护,必成狼豺之患。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纷纷,锦城虽美,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声叹息!
《蜀道难》一诗,以蜀道为背景,通过对山川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