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之际,鲁国人士,乃儒家学派之奠基者,尊崇为“至圣先师”,孔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弘扬儒家思想,其言行传颂于后世,历久弥新,今特选数则孔子生平之佳话,以文言文之形式呈现,以飨读者。
《孔子与颜回》
颜回,孔子弟子也,孔子尝言:“回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回闻而终身恪守,孔子又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闻之,夜不能寐,孔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答曰:“夫子,吾闻之,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回闻夫子之言,虽未践行,然心向往之。”孔子曰:“善哉!回也,吾与汝同。”
《孔子与子贡》
子贡问曰:“夫子之道,其贵乎?”孔子答曰:“道者,所以明理也,理者,所以正心也,心者,所以修身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道不可。”子贡曰:“然则夫子之道,岂非至宝哉?”孔子曰:“道也者,非宝也,所以守宝者也,吾道也,非吾有也,共之,吾能守之,斯可矣。”子贡曰:“夫子之道,其大矣哉!敢问夫子,何以守之?”孔子曰:“吾守之以敬,守之以礼,守之以学,敬则不侮,礼则不争,学则不乱,三者兼备,道斯在矣。”
《孔子与曾子》
曾子曰:“夫子之道,其大矣哉!吾闻之,君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子之道,修身也,吾未之能行;齐家也,吾未之能至;治国也,吾未之能及;平天下也,吾未之能知,然夫子之道,吾心向往之。”孔子曰:“曾子,吾道也,非吾有也,共之,吾能守之,斯可矣,吾守之以敬,守之以礼,守之以学,三者兼备,道斯在矣。”
《孔子与子路》
子路问曰:“夫子之道,其何如?”孔子答曰:“吾道也,非吾有也,共之,吾能守之,斯可矣,吾守之以敬,守之以礼,守之以学,三者兼备,道斯在矣。”子路曰:“夫子之道,其大矣哉!敢问夫子,何以行之?”孔子曰:“吾行之以仁,行之以义,行之以礼,三者兼备,道斯在矣。”
《孔子与子游》
子游问曰:“夫子之道,其何如?”孔子答曰:“吾道也,非吾有也,共之,吾能守之,斯可矣,吾守之以敬,守之以礼,守之以学,三者兼备,道斯在矣。”子游曰:“夫子之道,其大矣哉!敢问夫子,何以传之?”孔子曰:“吾传之以仁,传之以义,传之以礼,三者兼备,道斯在矣。”
孔子一生勤学不辍,博学多才,其言行被后世传颂不衰,上述五则故事,仅孔子生平佳话之冰山一角,从中可见孔子对道德、仁义、礼教之高度重视,及其对弟子之教诲与期许,孔子思想深奥博大,至今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