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山水之韵,便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永恒话题,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答谢中书书》便是其中一篇流传千古的杰作,本文将为您展示《答谢中书书》的原文及翻译,带领您一同领略这篇千古名篇所蕴含的山水情韵。
《答谢中书书》原文
山川之胜,自古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光十色,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季常青,晓雾渐散,猿鸟齐鸣;夕阳西下,鱼跃水面,实为人间仙境,自康乐以来,鲜有能与之匹敌者。
《答谢中书书》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赞叹山川的壮丽,高峰直插云霄,清澈的溪流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翠的林木和竹子,四季常青,清晨的薄雾逐渐消散,猿猴和鸟儿欢快地鸣叫;夕阳西下,鱼儿跃出水面,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
文章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柳宗元写给友人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文章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境界的追求。
写景生动,意境深远
文章开头即点明“山川之胜,自古共谈”,为全文奠定了写景的基调,作者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绘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再以“两岸石壁,五光十色,交相辉映”展现了山水的瑰丽色彩,文章中的“晓雾渐散,猿鸟齐鸣;夕阳西下,鱼跃水面”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动态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融情于景,抒感
在描绘山水的美丽景色的同时,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文章中的“实为人间仙境”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向往之情,而“自康乐以来,鲜有能与之匹敌者”则抒发了作者对前人谢灵运的敬仰之情。
追求境界,超脱世俗
《答谢中书书》不仅是一篇写景佳作,更是一篇抒发作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山水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追求境界、超脱世俗的追求,这种追求使得文章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千古的名篇。
《答谢中书书》以其独特的写景手法、深刻的情感表达和追求境界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古代山水文学的瑰宝,让我们共同欣赏这篇千古名篇,感受山水之美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