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0
您的位置:首页>>故事>>正文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0000000

禅意盎然,僧敲月下门,千古流传的诗话佳话

时间:2025-07-22 作者:清风 点击:620次

信息摘要: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僧名叫贾岛,他不仅诗才横溢,而且性格孤僻,欢在月下吟诗,而“僧敲月下门”的故事,便是他一生中最具色彩的一段佳话,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他年轻时便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出家为僧,法号“无著”,无著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

禅意盎然,僧敲月下门,千古流传的诗话佳话,僧敲月下门,千古流传的禅意诗话,智慧,传奇,千古绝唱,第1张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声名显赫的诗僧,名为贾岛,他不仅才华横溢,更以孤高性格著称,偏爱在月色皎洁之时吟诗作赋。“僧敲月下门”的故事,便是他人生中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

贾岛,字浪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对诗词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后,他选择剃度为僧,法号“无著”,无著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他的诗作中,《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更是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一日,无著在月下独自吟诗,灵感突发,他构思出了一个绝妙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觉得“敲”字似乎不够贴切,于是开始在月光下反复吟咏,试图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字。

无著身边恰好有一位名叫韩愈的文学家,韩愈见无著如此纠结,便好奇地询问:“您在寻找什么字呢?”无著回答道:“我想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中,换一个更合适的字。”韩愈听后,略作沉思,便建议:“我觉得‘推’字如何?”无著听后,觉得韩愈的建议颇有道理,于是将“敲”字改为“推”。

就在他们交谈之际,一位老者从旁边经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老者停下脚步,对无著说:“我觉得‘推’字不如‘敲’字好。”无著疑惑地问:“为什么?”老者回答道:“‘敲’字更能体现出僧人夜深人静时,轻轻敲门的意境,而‘推’字则显得过于用力,与月下宁静的氛围不符。”无著听后,恍然大悟,他感激地对老者说:“谢谢您的指点,我明白了。”他将“推”字又改回了“敲”。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纷纷为无著的谦逊和智慧所折服,“僧敲月下门”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僧敲月下门”的故事,不仅彰显了无著的诗歌才华,更展现了他谦逊的品质,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他敢于质疑,勇于求教,最终找到了最合适的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借鉴。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名利所迷惑,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却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充实,而“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正是提醒我们要关注内心,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我们要学会谦逊,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请教,正如无著在寻找诗句时,敢于向韩愈请教,最终得到了启发。

我们要注重意境,在创作过程中,关注作品的整体氛围,力求将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无著在创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时,正是注重了意境的营造,才使得这句诗流传千古。

我们要学会放下,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放下世俗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正如“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所启示,让我们以这个故事为鉴,追求内心的富足,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