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唐代诗人王绩的五言绝句佳作,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人生抱负的深切向往,让我们共同走进这首诗的原文与译解,一同领略古人的豪情壮志。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翻译: 在东皋的黄昏时分远眺,我徘徊不定,不知该何去何从。 每一棵树都披上了秋天的色彩,每一座山都沉浸在落日的余晖里。
诗的背景 王绩(590-644),字叔达,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他一生追求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其诗作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野望》一诗,正是王绩隐居东皋期间的作品,抒发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的意境 《野望》一诗以“望”字为眼,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丽画卷,诗人在东皋黄昏时分,远眺四周,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下是诗中意境的详细解读:
东皋薄暮望 “东皋薄暮望”,诗的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东皋,指诗人隐居之地;薄暮,指黄昏时分,诗人站在东皋,远眺四周,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徙倚欲何依 “徙倚欲何依”,诗人徘徊不定,不知该依靠何方,这里的“徙倚”,形容诗人犹豫不决、彷徨无依的心态,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使他无法割舍,但又无法融入其中,心中充满了矛盾。
树树皆秋色 “树树皆秋色”,描绘了秋天山林的景色,树叶由绿转黄,整个山林被秋色笼罩,这里的“树树”,既表现了树木的众多,又突出了秋天的萧瑟。
山山唯落晖 “山山唯落晖”,描绘了夕余晖映照在山上的美景,这里的“山山”,既表现了山峦的连绵,又突出了夕的壮丽,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的意义 《野望》一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抱负的向往,以下是诗中意义的解读:
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热爱,源于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源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生抱负 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内心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是对人生抱负的向往,诗人渴望融入自然,但又无法割舍尘世的生活。
哲学思考 《野望》一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思考,既是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的探索。
《野望》一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抱负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