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涵盖了人生的种种面貌,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在众多流传千古的诗篇中,《望岳》以其雄浑的气势、崇高的理想和深邃的哲理,成为了不朽的杰作,让我们一同走进《望岳》,感受杜甫那穿越时空的壮志豪情。
《望岳》原文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望岳”为题,描绘了诗人远望泰山壮丽景象时的感慨,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涵。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即泰山,古代帝王封禅之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人以“岱宗夫如何”为发端,表达了对泰山崇高地位的敬仰,齐鲁,指山东地区,青未了,形容泰山连绵起伏,青翠欲滴,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造化钟神秀,阴割昏晓。”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形容泰山景色瑰丽,阴割昏晓,意指泰山将天地分为昼夜,割裂了昏暗与光明,这两句诗展现了泰山的神奇与伟大,令人叹为观止。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荡胸,形容心胸开阔;决眦,形容极目远眺,诗人仰望泰山,心胸被壮丽的景色所震撼,眼中流露出对归鸟的向往,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意为一定要;凌绝顶,指攀登到泰山之巅,诗人立下壮志,一定要攀登到泰山之巅,俯瞰众山,感叹自己之渺小,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望岳》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杜甫看来,泰山象征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攀登泰山之巅,就是要追求人生的巅峰,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了攀登泰山的艰辛,但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让我们以杜甫的《望岳》为激励,勇往直前,不断攀登,去追求那属于自己的“泰山之巅”。
《望岳》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崇高的理想和深邃的哲理,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在品味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领略了泰山的壮丽景色,更感受到了杜甫那穿越的壮志豪情,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拼搏。